轉載:廿四年后滿園墨香浸染
廿四年后滿園墨香浸染
——記張仲林先生燕子磯公園筆會活動(2023-5-20)
作者:張靜
陽光正好,微風不燥,時光不羈如白駒過隙,廿四年后滿園墨香浸染。著名書畫家張仲林先生燕子磯公園筆會圓滿成功,特別感謝江蘇可潤光電的總經理張衛興,是他的全力支持促成了本次活動。
2020年7月因機緣巧合認識了張總,他亮明了張仲林弟子的身份,并表示想請張老重返燕子磯再次書寫“江風山月”,想到公園可以拿到摩崖石刻上“江風山月”的真跡,這成了云霓之望,三年來因疫情,筆會活動一再擱淺,雖有曲折,終于在今天順利落成。
今天的筆會碩果累累有四,其一,張老不僅現場揮毫潑墨,重題“江風山月”,更是精心準備了古金陵四十八景中幕燕之六景的“燕磯夕照”、“永濟江流”、“嘉善聞經”、“達摩古洞”、“幕府登高”、“化龍麗地”等墨寶贈予公園;其二,閑聊間說起御碑亭對聯的題字和“江風山月”很像,但是更文雅秀麗,不似“江風山月”遒勁霸氣,張老一句也是他寫的,驚訝間慶幸又為園內牌匾尋回一幅真跡。(牌匾太長,今天拍了照片放大了才發現長聯中間藏著張老的落款);其三,陪張老游御碑亭下山路過俯江亭,向他提及該亭有名無聯的遺憾,而且牌匾的“俯江亭”三個字不成款疑似電腦字,張老駐足認真看完,說這三個字的確不太規范,確實有點像電腦字,至于該亭的對聯,他在99年也題了,因為寫錯一字所以沒有留下,今天其實帶了幅重新寫的篆體“天與大江成鎖鑰,人從絕頂看汀洲?!笨梢运徒o公園,真是喜不自禁,再次驗證了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;其四,向張老請教若公園大門口重立牌坊,擬用在牌匾上的詩句和橫批是否合適,張老堅持看過現場認真仔細推敲,給了幾個建議,讓我再做些功課等他回去仔細推敲對聯內容再定,叮囑我們確定牌樓方案后告知他尺寸,他再落筆。
張老之印象:溫潤散發著書卷氣,話不多,解答問題認真嚴謹,不僅精于書畫,還擅長文史,現場給弟子畫作所題的內容契合畫面,頗有點睛之舉。
筆會結束,整理今天的照片視頻,把張老題寫的古金陵四十八景的幕燕六景拼在一起放在手機里,仔細欣賞。實在喜歡“燕磯夕照”,隸書容易給人四平八穩端莊板正的感覺,但是張老的行隸運筆遒勁,字的形態卻很活潑飄逸,“燕”字仿佛要從紙中騰空躍出,“夕”字的枯筆仿佛帶著風聲,太配這伴江而生的磯石了!